夏商周时期的巫医是中医的前身
随着大禹传位与子启,中国进入了“家天下”,而中国也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朝代:夏朝。
从夏朝诞生到春秋战国时代来临,在1000多年的过程中,医学虽然仍旧取得了不断发展,但是由于其起源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,因此“巫医”成为了夏商周时期医学的继承者。
医学虽然诞生的很早,但是受认知程度所限,夏商周时期的人们大多认为疾病是由超自然的能力控制着。
因此“巫”,即能够与上天沟通的人,借助他们的力量能消除疾病的困扰。
从我们已知的大部分甲骨文内容中,几乎都是有关于占卜、祭祀的相关内容,因此也不难推断出当时人对于疾病抱着一种什么样的看法。
巫医们一方面向神灵“祷告”,一方面通过古代传承下来的原始医术治疗患者,久而久之中医知识不断壮大,也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春秋战国让“巫”和“医”分开
随着“烽火戏诸侯”玩儿脱身死的周幽王被犬戎所杀,周平王迁都洛阳,春秋战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。
由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,“君权神授”、“天命所归”的神学思想受到冲击,而阴阳五行等应用于中医理论的学说也突破了神学范畴,构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理论体系。
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国林立,各国风土人情各不相同。当时的名医扁鹊游历各国,每到一个国家就根据当地风土行医:邯郸人重视妇女便做“带下医”(妇科)、洛阳人重视老人便做“耳目痹医” (五官科)、咸阳人重视儿童便做“小儿医”(儿科)。
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国林立,各国风土人情各不相同。当时的名医扁鹊游历各国,每到一个国家就根据当地风土行医:邯郸人重视妇女便做“带下医”(妇科)、洛阳人重视老人便做“耳目痹医” (五官科)、咸阳人重视儿童便做“小儿医”(儿科)。
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名医,由于扁鹊在各国医治过不同类型的病人,也让扁鹊成为医、药、技非常全面的“全科医生”,所记载下来的病症和治疗方法,为后世的医学分科以及医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神鬼崇拜的减弱,医学中“巫”的成分逐渐减弱。到了今天,中医理论体系中对于阴阳、五行等内容的应用,其实是对人体生理的一种解释方式。
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,到了今天,中医不仅仅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学问,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。
中医的很多知识仍旧难以被当前的科学所解释,但中医的疗效无论中外皆有目共睹。随着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不断融合,中医将会得到更加广泛地认可,并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